skip to content
usubeni fantasy logo Usubeni Fantasy

断舍离

/ 10 min read

遇到断舍离

在最初听说断舍离的时候确实以为是宗教相关的东西,不过实际上,断行、舍行、离行是瑜伽修行哲学(大概也跟宗教沾点边吧)。而我个人理解的断舍离是实用的极简主义。

第一次读断舍离是在几年前,看完不久,我就经历了两次搬家,而这两次搬家切实让我明白断舍离的重要。以前我会买很多漫画书、杂志(这其中甚至还有不少盗版)。以前总觉得收藏这么一堆东西很有意思,但是现在看来觉得毫无意义,这些东西还会在搬家的时候拖累你,这时候就要进行断舍离。

最近打开微信读书突然冒出来这本书,于是打算再粗略看一次,于是有了这次总结。

断舍离这本书

现在再看断舍离这本书觉得里面很多很玄的例子,基本就是说断舍离之后你能变得多好,并充斥着一大堆案例。但是看完之后谁会记住案例呢,能把主旨记住都获益匪浅了,甚至这些例子讲的东西感觉还有重复,所以我觉得这本书真的有一大部分没什么用。

把一部分我自己实用的内容消化一下,大概有这些,首先是断舍离的定义:

  • 物欲
  • 弃废物
  • 执念

是提倡不买没有必要的东西,一件物品他该在他应该在的地方,一方面不需要硬是要买纯属浪费,另一方面占了真正需要的人的机会。

不是直接丢掉,而是提倡尽可能地让这些物品重新利用,也就是,送给其他人或是卖二手。舍可能是比较难的一个阶段,因为放弃一些东西真的要从心改变一种对旧物(旧情)的观念。

是通过重复的实现自己本身(心灵)的改变,书中就有很大篇幅描述这些改变案例,我真的不太建议认真看这些案例,不如把断舍离这三个字记好,自己在生活中感受自己的改变。

作者把不会断舍离的人比喻为淤泥池里的鲇鱼,在污泥淤积的储水槽里毁掉自己,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让水变得清澈,并流动起来,就像生活的新陈代谢

这循环的不只是单件物件还有整体空间和你的心灵。 不论是空间和心灵都不能被淤泥堵塞,必须清理掉一些拖累自己的东西,这样看着整洁的生活空间和人际关系,整个人就会豁然开朗。

以下三种类型的人可能会难以进行断舍离:

  • 逃避现实型:逃避收拾这件事,更亲切的一个词大概是——拖延病
  • 执着过往型:过分看重过去的人,有着大量“纪念品”不舍丢弃
  • 忧虑未来型:拿着一个东西觉得以后总会有用的人,书中说这个类型的人最多

接着这本书的又一大部分是讲述物品整理,这部分对我来说效果也不大。在经历——处理掉大部分“拖累自己的物品”之后,我手上已经没多少东西了,去掉其中大部分有纪念价值的东西,在生活中用到的东西也就那么一点,其他东西塞到看不到的地方,按不按书中提到的“整理术”放置物品我觉得影响真的不大啊,只能让你找东西快一点。

书中后面两章「断舍离改变人生」和「断舍离,怡然生活」就是通过讲故事证明断舍离对人生的影响,强化断舍离的实践,也不是说这些故事没有意义,这也是些有趣的人生哲学,或许能给你带来看待人生的全新角度,但是看完会不会秒忘就看个人了。

断舍离的实践

遵循着我几乎走了一个极端,尽力不买收藏向和占地方的任何东西,确定买的任何一个东西都是当下真的需要的。所以近几年我几乎完全没有买纸质书,毕竟我这一行还是在线文档更有时效性。

准确来说我的支出基本都是日常生活费、有时候外出吃顿好的、旅游费、数码产品、数字产品。这些东西的共同点都是占地方很小,而且都是对人(自己或他人)的投资。而剩下的钱就存起来或者选择一种合适自己的理财方式。

但是不要以为数字商品代替实体物品之后就不需要断舍离了,其实游戏可能也是断舍离的对象。

买了不玩,可以说是现在玩游戏的成人普遍面临的问题。这种数字产品买了不玩确实没有妨碍谁,不过总觉得心里会有道坎。这也算是断舍离需要解决的问题,就是一种物品过多导致的不自在。

而且过多的游戏会导致时间分散,不是说时间分散到其他地方,而是说游戏之间的时间分散,这也导致了浮躁的现代人没办法细细品味一个游戏。或许,你可以通过找回童年死磕一款游戏的感觉。这只是一个例子,应用于其他领域应该也是一样的。

对于我自己也没遇到什么大问题。

清理物品最大的问题就是舍不得。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,丢东西可能舍不得,但是一旦丢掉可能之后就完全忘掉这个东西了,可能也是因为我记忆力不好吧。另外在这个信息时代你还可以通过拍照片记下这曾经拥有。

搬家的时候我有很多东西就是拍照,然后咬着牙丢掉…结果到现在我还没看过之前拍的东西…没事的话确实没什么必要去找那些照片来沉溺过去,至少,不是所有过去回忆都能为你提供能量,那些不痛不痒的回忆大概忘掉也罢了,遗忘也是进化给人类的馈赠呀。

“断舍离归根结底是为了让我们坦然接受自身的、珍爱之人的死而进行的训练。”因为,我们的死亡率是 100%的。死,是我们最后等待的肉体的断舍离。无论是谁都避免不了。

「用心珍惜当下的人·事·物」一节如此写到。

不过我觉得死亡与断舍离,说在一起也可以,但是大家早就在断舍离之前就明白了,所谓“生不带来,死不带走”,在更早之前看乔布斯传也明白了这个道理,这是解决患得患失的最有效方法。

至于未来,在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(例如结婚)之后,断舍离未必能像现在如常进行,算了,活在当下吧。

评论组件加载中……